近日,习近平先后来到湖北孝感、咸宁、武汉,深入博物馆、广袤乡村、创新平台考察调研,了解当地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等情况。我们要细细感悟荆楚之行中蕴含的“千钧力量”,踔厉奋发、砥砺奋进,走好新时代“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的赶考之路。
从“简牍遗墨”中感悟“文化传承”重如千钧,绘就“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古韵图谱,走好上下求索的“传承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云梦县博物馆时指出,“古代简牍非常珍贵,是我们国家信史的重要实物佐证,要善加保护,做好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全国,多次强调要加强文化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我们要从总书记的讲话中细细品悟文化背后的“千钧力量”,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保护好、弘扬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要让文化遗产融入百姓生活,焕发时代生机,通过丰富多彩的短视频、文艺创作、非遗讲堂、考古纪录片等方式,激发民众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导大众争做文化传承、文化交流的践行者,让更多人从源远流长的文脉中感受力量、引起共鸣,进一步助推优秀传统文化“出海”“出圈”“出彩”。
从“嘉鱼足迹”中感悟“乡村振兴”重如千钧,涵养“但愿苍生俱饱暖”的为民情怀,走好富民兴业的“发展之路”。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长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把乡村振兴工作挂于心间。在嘉鱼县考察时,总书记总是耐心听、细致问,给乡亲们谋思路、出主意、指方向。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的殷殷关切,深入践行“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实干精神,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情怀转化为初心使命、工作职责,扎根基层助力乡村振兴。一方面要激活“人才磁场”,营造“尊才爱才”的浓厚氛围,充分挖掘本土养殖能手、能工巧匠、电商达人,动员乡贤能人、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发展,让广大人才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另一方面要立足资源禀赋,聚焦农村产业、农村现状、农民基础等情况,搞清楚、弄明白“需要什么”“发展什么”“怎么发展”等问题,精准施策、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一条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从“四赴光谷”中感悟“科技创新”重如千钧,永葆“丹心未泯创新愿”的求新之心,走好攻坚克难的“科技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赴武汉考察,每次都重点关注科技创新。历史证明,只有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将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回望近代,我国多次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付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代价;环顾今朝,我们创造了“玉兔看月背,蛟龙入深海,北斗望天穹”的科技壮举,实现了国家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的伟大转变。溯古观今,科技之力贯穿中华之魂,日新月异的背后正是科技创新的驱动。我们要深刻感悟科技创新的“千钧力量”,自觉肩负起建设科技强国的使命担当,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坚定创新信念,秉持“攻坚克难、舍我其谁”的勇毅担当,在“卡脖子”问题上主动出击、在科技“无人区”潜心钻研,将科研成果熔铸于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
来源:共产党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