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我校于2025年寒假期间组织开展以“以青春之名 赴家乡之约”为主题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启动以来,全校共有2500余名学生积极投身到家乡的文化宣讲、乡村振兴、公益服务等各方面的具体工作中,用实际行动在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上贡献青春力量。
“华亭镇‘村晚’不仅是一场文艺演出,更是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平台。我愿意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外国语学院2023级英语3班的祝颖,在安庆市宿松县化身志愿者,全力为乡村文化振兴添砖加瓦。志愿者们走进社区,精心布置活动场地,协调演员排练,耐心引导观众有序入座,共同为2025年安徽省“村晚”宿松县华亭镇破凉社区专场演出保驾护航,擦亮“村晚”文化品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新需求、新期盼。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2023级文化产业管理2班的汪珏积极响应号召,参加“青清丰乐河”共护母亲河环保公益行动。活动当日,30余名返家乡大学生志愿者分工合作,手持工具仔细搜寻丰乐河畔的每个角落,对河道两岸的白色垃圾、烟头等逐一进行清理,以青春之力守护丰乐河,为推动绿色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文学与传媒学院2023级汉语言3班的魏朋展,在春运期间成为暖冬行动中滁州市定远汽车站的一名志愿者。经过岗前培训后,青年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坚守在进出口、自助购票处、安检处等关键位置,主动为旅客提供问询引导、行李搬运、旅客帮扶、秩序维护等服务。志愿者们用心用情让归心似箭的旅客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有效协助汽车站保障春运期间的秩序井然,守护“温暖回家路”。

此次实践活动号召引领我校青年学子返回家乡助力家乡建设发展,唱响青春赞歌。下一步我校将持续拓宽资源,搭建平台,组织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加入到社会实践中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供稿、摄影:校团委胡倩倩/编辑:褚亚敏/审核:李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