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9时,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我校师生在博古楼大礼堂、各学院分会场等地集中收看九三阅兵直播盛况,在庄严的国歌声与铿锵的阅兵号角中重温抗战精神,感悟强军伟力。九三阅兵在我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以奋进之姿,秉自强之志,谱写“振兴中华、强国有我”的壮丽篇章。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回望那段血与火的岁月,深感和平的珍贵与历史的厚重。”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书记纪拓说道,“抗战精神是激励青年奋勇前进的宝贵财富,作为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干部,我们要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国。”
地理与规划学院团委负责人董琳慧说道:“收看九三阅兵,仿佛见证一部流动的民族史诗。战车隆隆驶过长安街,战机划破长空留下彩色烟带,每一个画面都展示着国家的力量与尊严。整齐划一的步伐声不仅是军队的纪律展现,更是民族意志的有力叩击。现代化的国防体系正是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从精密仪器到通信系统,从新材料到人工智能,每一个先进装备都凝结着跨学科的知识结晶。这场阅兵不仅是国防力量的展示,更是民族精神的淬炼。它提醒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国家发展筑牢基石。”
文学与传媒学院团委负责人黄磊表示:“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从1945到2025,80载的岁月峥嵘,薪火相传。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始终不畏困难,不惧艰险,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如今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更应该传承先辈们浴血奋战的精神,继往开来,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80年前,无数先烈以热血铸长城,换得民族独立;如今山河无恙,更需铭记历史重量。”外国语学院团委负责人程倩倩表示,“收看纪念大会直播,我内心满是震撼与使命感。青年一代的家国情怀培育刻不容缓,新时代青年不仅要能守护家国,更应拥有全球视野,以担当践行和平使命。作为高校团委教师,我们既要带领学生研读抗战史料,讲好英雄故事,更要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力量,让青年在传承中成长,让爱国情怀在青春中扎根。”
机电工程学院2022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班学生何新鹏激动地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有对历史的深刻剖析,又饱含对未来的坚定信心。阅兵仪式上看台边目不转睛的老兵、老战士们含泪敬礼的画面让我深切感受到,这场伟大胜利的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是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奋战的结果。作为池州学院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把伟大的抗战精神转化为勤奋学习、服务同学、实干报国的自觉行动,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贡献属于我们的青春力量。”
商学院(法学院)2024级知识产权1班学生周文静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以此次阅兵为激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素质。同时作为一名团学干部,我要在团学工作中积极发挥骨干作用,团结同学,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学与传媒学院2022级汉语言文学1班学生丁桃桃说道:“烽火岁月虽已远去,但抗战精神从未褪色。当阅兵的号角化作新时代的召唤,我们深知,接过历史接力棒的不仅是军人,更是每一位青年。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以‘强国有我’的信念,把阅兵式上的震撼与自豪,变成逐梦路上的动力,用知识武装头脑,用行动践行承诺,让青春在为民族复兴的奋斗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耳畔礼炮隆鸣、战机掠空的轰鸣,眼前方阵严整、装备硬核的震撼,让我真切触摸到‘富国强兵’四字重若千钧——这是国家安稳发展的基石,更是民族挺直脊梁的底气。”地理与规划学院2024级遥感科学与技术班学生胡钰洁自豪地说,“回溯抗战岁月,先辈们以血肉筑长城,在枪林弹雨里捍卫尊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箴言,在新时代语境下被赋予更深厚的注解。青年者,国家之魂。作为大学生,我们应以学识扎根专业,以热血锚定方向,把爱国情融入课堂求知的专注、社会实践的热忱,在强国赛道上,跑出青春加速度!”
此次观看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在未来的征程中,我校师生将始终铭记历史,砥砺奋进,以热忱奉献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秉承“以孔子为师,以行知为友”的校训精神,以实干担当回应时代呼唤,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青春力量。
(供稿:校团委吴童/编辑:胡倩倩/审核:李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