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7月14日,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赴皤滩古镇探访“针刺无骨花灯”传承实践团在指导教师何贵林的带领下,前往浙江台州市仙居县皤滩古镇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刺无花灯”的调研宣传实践活动。
团队一行人分别赴仙居县城、皤滩古镇老街、皤滩中心学校等地探访“针刺无骨花灯”的传承人,探秘花灯的制作工艺和现有花灯的种类。“针刺无骨花灯”2006年被列入国务院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素有“中华第一灯”之美称,具有结构独特、种类繁多、工艺复杂三大特征。“针刺无骨花灯”的制作均为手工艺制成,目前,制作“针刺无骨花灯”的工匠大师越来越少,这次探访先后拜访了三位重要的花灯制作传承人。
实践团的成员在短短3天内多方联系、查找,冒着酷暑分别对“针刺无骨花灯”制作传承人皤滩老街81岁的王汝兰老人、研究花灯制作的方荷玉老师和花灯传承人陈彩平女士进行了采访。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在传承人和传播者的带领下领略了古典传统的民间手艺人智慧与勤劳的结晶,在一盏盏灯光中与传承人和传播者进行了密切而深刻的交谈。在访谈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并记录下了花灯悠久的历史及花灯复杂的十八道制作工艺,对这种古老的手工工艺的制作表示由衷的感叹。现存花灯有27个种类,整个花灯的成型过程工序相当复杂,要经过制图、胶浆调配、灯纸制作、熨纸、剪样、装订、凿花、拷贝、刺绣、竖灯、制作兰头、组装、装饰等13道工序,做一盏花灯,工时少则10---20工,多达50---100工。让大家感到遗憾的是,目前从事此项手工艺品制作的人在逐渐减少。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对“针刺无骨花灯”有了更加深刻的全面认知,体会到工匠们的辛劳和为中国传统手艺的奉献精神,也让新一代的年轻人认识到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现了了解“针刺无骨花灯”这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制作花灯的工匠精神,以及对其进行传承和弘扬的社会实践目的。
(供稿:数学与计算机学院)